对于Shein而言,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多重平衡中稳健前行。
撰稿小豹,全文1800字,欢迎点击文首订阅豹速科技财经。
据台海网10月14日报道,根据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理局官方网站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,Shein新加坡总部于近期提报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财务报表。
这份财务报告,如同一份详实的“体检报告”,为我们了解其战略与发展状况提供了直接的窗口。
1
增长背后:
市场扩张与利润承压
财报最引人注目的数据无疑是其营收规模。
据台海网报道,财报数据显示,Shein新加坡总部在2024年的营收超过370.4亿美金,同比增长接近20%,业务表现依然稳健。
展开剩余80%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、消费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,这一增速表明Shein依然保持着市场吸引力和业务韧性。
不过,光鲜的营收增长背后,是净利润超过15%的同比下滑,降至10.99亿美元。
“增收不增利”的答卷,指向了其高达53.2亿美元的销售及市场费用,远超上一年的41亿美金。
分析认为,Shein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源于其多元化探索,以及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。
目前,随着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的电商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猛烈攻势,快时尚赛道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。
价格战、营销战愈演愈烈,获取流量的成本水涨船高。
Shein必须持续加大投入,以维持市场份额和用户活跃度,这直接侵蚀了利润空间。
另外,单一的快时尚业务虽规模庞大,但也面临增长天花板和潜在的风格疲劳风险。
Shein新业务的孵化和市场教育,无疑需要前期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,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,反而会拉低整体盈利能力。
对Shein而言,关键在于能否在“烧钱”的同时,成功培育出新的增长极,并最终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。
2
资产飙升:
全球化运营的布局
财报中另一个显著变化是Shein新加坡总部资产总额的迅猛增长。
据台海网报道,2024年,Shein新加坡总部的资产总额达到152.7亿美金,较2023年的88.5亿同比增长了7成以上。
资产规模的急剧膨胀,或许意味着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未来,可能涉及固定资产投资、战略收购、现金储备增加或交易往来。
台海网在报道中分析称,一个月前,多家媒体报道,Shein英国分公司被指转移营收至新加坡避税。报道指出,Shein英国分公司与其新加坡总部存在大量关联交易,在20亿英镑的销售额中,超过17.2亿英镑(约166亿人民币)的销售额被作为采购成本,转移到了新加坡总部。
文章进一步分析说,在Shein新加坡总部资产中存在关联方应收款等明细,这或许是其总部资产飙升的原因之一。
不过,Shein此前否认了涉嫌避税的说法。
与此同时,财报披露Shein新加坡总部在2024年向当地纳税超过1.88亿美金,折合人民币超过13.4亿元。
过去四年,Shein新加坡总部在当地的纳税总额已超过33亿元人民币。
这一数据具有多重意义:
一方面,它展示了Shein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实际贡献;另一方面,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新加坡实体承载了可观的利润规模。
高额纳税在提升当地认同感的同时,也需要公司以更高的透明度回应外界。
此外,根据财报公布的董事会成员名单,Shein的新加坡高管已经担任总部董事。
3
未来之路:
在全球化与本土化间找平衡
今年8月,市场传出Shein为推进香港上市计划,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的消息,一度引发关于税收和就业回流的期待。
从此次披露的财报来看,Shein新加坡总部的资产规模、纳税体量以及与当地利益的交融程度均已相当深入。
总部回迁并非简单的注册地变更,它涉及到复杂的法律、税务、财务、人事等一系列系统性重构,成本高且充满不确定性。
“回迁”话题本身,或许揭示了像Shein这样出身于中国、运营在全球的企业所面临的特殊情境。
它们既需要充分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和市场潜力,又必须在国际舞台上应对审视和挑战。
这种在“全球化”与“本土化”之间的权衡,将是其长期面临的命题。
对于Shein而言,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这多重平衡中稳健前行:
增长与盈利的平衡:需要在市场份额扩张与财务状况健康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,证明其商业模式的长期盈利可行性。
扩张与合规的平衡:在快速开拓市场的同时,必须构建与之匹配的全球合规体系,妥善应对各国的监管要求,化解争议。
全球与本土的平衡:既要全球化运营,又要维护好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。
Shein的这份财报,不止是一串财务数字的堆砌,也是观察新一代中国全球化企业生存状态的样本之一。
其间的增长与压力、资产的膨胀与关联,共同勾勒出一幅在波谲云诡的商业环境中经营的企业图景。
其每一步选择主力配资炒股,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在聚光灯下。
发布于:河南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